产品系列
联系我们

电话:
微信手机同号:13915268583
E-mail:81792062@qq.com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川埠经济开发区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
屋脊走兽
发布时间:2019-01-16 03:52:15 浏览次数:5007次

古建房顶屋脊走兽,唐式屋面备件配件

我公司生产仿古建筑使用的各种琉璃瓦件:板瓦(底瓦)、筒瓦(盖瓦)、勾头(猫头)、滴水(流水)、脊瓦、挡勾等,其他装饰配件有吻兽(鱼尾吻、正吻、卷尾吻)、垂兽(背兽、套兽、鱼尾兽)、走兽(龙、凤、麒麟、狮)、挑角(凤头、卷草)、宝顶及屋顶装饰品:龙凤呈祥、二龙戏珠等。


产品均以宜兴优质陶土为原料,真空高压模塑成型,由1250度高温经过两次高温烧制,质地坚硬,釉色亮丽,吸水率低,抗冻性强。可用于园林亭子、亭台楼阁、寺庙建筑、牌楼等仿古类建筑。

古代的宫殿一般都是土木结构的,屋脊是用木材覆盖瓦片构成的,檐角的最前端是处在最前沿的位置,易被大风吹掉,因此需用瓦钉来固定屋角最前端的瓦片,为了对帽钉的美化,先人们用各种动物的形象,在实用功能之外,还赋予装饰和表示等级的作用。

    屋檐上装饰“吻兽”和“走兽”的历史悠久,它源于汉武帝时代,当时的方士对武帝献策说:“有一种生活在海中的鱼叫‘蚩’,能够用尾巴激起浪花降雨,如果把它设置在屋顶上,就可免除火灾。”汉武帝信以为真,就下旨令造筑师在建造宫殿时,把“蚩”的形象安置在屋脊上。同时为了防止“蚩”逃走,还在蚩的尾部插上一把扇形宝剑。称之为“蚩尾”,同时也取意喷水镇火之意。

    随着时间的推移,晋代以后,在重要的建筑的正脊两端,多使用“蚩尾”,它的整体形象像鱼尾,卷曲着向正脊中央。到了南北朝,“蚩尾”演变为“鸱尾”。大约到了中唐至晚唐这一时期,鸱尾的前端和正脊相接处,变为张口吞脊,很像一兽头带有粗短的尾巴,正在吞吻着正脊,于是当时人们改称它为“蚩吻”、“吻兽”。宋代开始规定了走兽的数目,一般为1至8个,但式样及次序并无定例。当时制作的“蚩吻”越来越像龙形,渐渐地人们又把“蚩”附会为“螭”,传说中的“螭”是一种没有角的龙,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,认为用它来灭火驱邪,法力比“蚩”更大。因此到了明清时代,屋脊上的“蚩”完全被“龙”所代替。“鸱吻”改称“吻兽”。同时把踞于正脊两端形体最大的,称为“正吻”或“大吻”;把垂脊上的叫“垂兽”;戗脊上叫“戗兽”;围脊转折处的叫“合角吻兽”。

    到了清代,这些装饰在屋脊上,呈前趋的“走兽”规定用单数,如三、五、七、九个。但也有例外,如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,是封建社会最尊严的地方,它戗脊上的走兽多达十个。皇帝居住的乾清官走兽为九个;皇后居住的坤宁官走兽为七个;妃嫔的住所为五个。有些配殿走兽仅为一个。

    走兽的排列次序,依次是龙、凤、狮子、天马、海马、狻猊、狎鱼、獬豸、斗牛和行什等,其中龙、凤、獬豸、斗牛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;天马、海马象征着威德畅达四方;狻猊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,能食虎豹,有率从百兽之意;狎鱼传说是海中的异兽,是灭火防灾的神;獬豸,传说中的独角猛兽,能辨别是非曲直,是公正的象征;斗牛,传说能兴云作雨,是镇火防灾的吉祥物;行什,是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,其确切意义不详。

    古建筑上的吻兽和走兽,不仅为古建筑增加了美感,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,富丽堂皇。

Copyright © 2019 宜兴市丁蜀建筑陶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 备案号:苏ICP备19043870号-4 网站地图:xml
寺庙瓦, 筒瓦,筒瓦厂家,仿古古建瓦,寺庙琉璃筒瓦,瓦生产厂家,古建琉璃瓦,古建房面瓦   地址:江苏省无锡宜兴市丁蜀镇(丁山镇)川埠经济开发区
QQ客服      

扫一扫加QQ
 

扫一扫加微信